《魂斷威尼斯》第一章描述主角阿森巴赫外出散步,行經一座拜占庭教堂時,遇見一位長相奇特、貌似來自遠方的陌生人,立即讓他興起想拋下眼前規律的生活與繁重的工作、外出遠遊的慾望。當下他甚至在腦海中浮現出充滿著熱帶沼澤圖象的幻覺。 此處托瑪斯曼形容阿森巴赫突然渴望遠行的念頭,來自一種長久被壓抑,一旦發作便不可收拾的某種欲望。 教堂門前陌生人的出現,為何對阿森巴赫產生如此劇烈的心理衝擊? 突然渴望旅行的念頭在文本裡代表怎樣的積極意義? Like like0 所屬群組: 彩虹讀書會
探索潛意識之域 夥伴們共讀《山之音》時,曾熱烈討論文本裡信吾做的幾個夢及其隱喻。 《魂斷威尼斯》裡最主要的夢,則出現在第五章阿森巴赫走向自我毀滅前夕,所做的那個加入酒神戴奧尼索斯狂野群眾之夢。 此外,從一個北方的地點(德國),到一個南方的地點(義大利)旅行,在現代小說處理的手法上,也意謂著一種潛意識之探究。 Answer 0 點數 上一層 down 所屬群組: 彩虹讀書會相關問題: 旅行的渴望及旅行的積極意義
正視死亡的意義 阿森巴赫與陌生人相遇之拜占庭教堂場景,在文本裡充滿了死亡及永恆的意象: 十字架、墓碑、一片空曠的墳場、「他們走入上帝的家」及「永生的光明照耀著他們」之銘文。 海德格告訴我們,要正視死亡才能真實地活着。死亡乃所有人無可逃避之必然。有死才有生,死亡及永恆乃一體的兩面。死亡的積極意義在於提醒我們,萬物生生不息,大自然有其運作的規律。人類的活動不能,也不應試圖破壞這些恆常的定律,否則遲早將面臨大自然的反撲。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以及托瑪斯曼的《魂斷威尼斯》,都透過酒神戴奧尼索斯這個神話角色,來表達死亡的終極意義,也就是大自然那種原始且令人駭異之力量。 一個只重視理智、科技、進步、或只懂得享樂,不在乎其他物種生存權利的社會,當然不可能正視死亡的意義。然而就像阿森巴赫長期壓抑他潛意識裡,屬於熱情與感性的那股驅力,長久以來被我們以文明之名蹂躪剝削的地球生態,最終可能也將以毀滅的姿態回應人類社會對它的漠視。 Answer 0 點數 上一層 down 所屬群組: 彩虹讀書會相關問題: 旅行的渴望及旅行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