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改變

面對現代主流經濟思想所製造的諸多問題,《都是經濟學家惹的禍》提出了若干建議,例如:

許多政府必須削減它們的債務,提高企業、燃料、遺產及資本利得等稅負,並推動結構性經濟改革,而非一昧施行景氣刺激方案。

我們必須對地球的資源正確訂價。避免資源濫用的最好方法便是堅決課稅及法規控管。如此不但能遏止浪費,也能提供創新誘因。此外,阻止製造汙染、過度漁獵及其他形式破壞環境的活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嚴厲且適當的懲罰。政府不能為了維持經濟成長而縱容企業製造汙染、破壞生態。

企業獲利必須公平合理。做為投資者我們除了在乎企業的利潤,也應重視企業是否善盡社會責任。

政府不能完全放任市場自由。市場的運作應在一個規範架構下,合乎開放與公平之原則。做為市場看護者,各國政府可參照德國在過去三十年間採用的「秩序政策 Ordunungspolitik」,亦即一種維持市場機制,但又適當管制市場的政策。

做為消費者我們更必須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要一個只注重吃喝玩樂、物質享受的社會?當我們每餐都盼望能大快朵頤,我們是否也關心這些食物如何取得,以及我們每天製造多少吃不完的廚餘?當我們在全球連鎖的平價服飾店又買了一件穿幾次便會扔掉的新衣,我們是否在乎,這件衣服可能與前不久在孟加拉倒塌,造成數百多人喪生的血汗工廠有關?當我們獨自開著一輛不環保的休旅車滿街跑,是否該為其他先進國家致力推行共享共乘制及油電混合車感到不安?

在物質缺乏但精神生活滿足的上一代人們眼裡,餐桌上蔬果魚肉曾具有犧牲意義的神聖性;一件衣服、一雙鞋子可以是終生的良伴;那個時代人們在意的不是本身的私利及享受,而是個人對促進社會正義與福利的責任。相對的,我們這一個世代留給後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為何?

讀書會夥伴們有無特別的想法?

like0
This question hasn't been answered yet. Login or create an account to be the first to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