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神之美到感官的美

《魂斷威尼斯》第三章初遇美少年達秋,阿森巴赫仍得以站在遠處默默欣賞達秋如雕像的美貌,好似藝術家欣賞藝術品一般,抱持著有距離的精神美感。進入到第四章,希臘神話裡的諸神登場,阿森巴赫對達秋也開始轉變為一種迷戀。除了意象豐富的神話人物,作者在第四章也引用了柏拉圖《費德若斯篇》中,蘇格拉底及費德若斯之對話,來闡述「美」的概念。

大家對於這些神話意象及哲學論述有何想法?

like0

美是所有神聖事物中唯一可見的

希臘神話裡,戴奧尼索斯的凡人母親施美樂,因執意想看見宙斯的真面貌,而為宙斯的光采所灼死。托瑪斯曼透過這段神話(每個神話故事都有其意涵),及《費德若斯篇》裡蘇格拉底:「美乃唯一能讓人類接觸到神聖的感覺」之主張,來描述阿森巴赫對達秋原本所抱持一種神聖的、形而上的精神之美。文本第三章如此形容那樣的精神美:「他的姿勢...,美得如同神般,這種光景是神話的意象,如同詩人所描寫的,是神誕生的原始形式。阿森巴赫閉起眼睛,傾聽自己內心這種鳴奏的歌聲...」;「...注意著離他不遠處那個高貴的人,他的心裡充溢著一種父親般的感情...」。

到了第四章,原先的精神美變為一種迷戀,阿森巴赫開始想更親近達秋。托瑪斯曼以希臘神話裡與「嫉妒」有關的風信子故事,來呼應阿森巴赫對達秋這種新的迷戀。

這裡或許可以讓我們思考一下: 當遇見一樣美好的事物,你會想拍下它?擁有它?還是如已故神學大師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所建議的,當下愉悅地欣賞它,然後發出一聲代表宇宙原音的“唵”(讀“Om”),感激地結束那那神聖的片刻?

0 點數
上一層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