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事先報名
加入群組

古老的故事裡上帝用大洪水毀滅世界懲罰人類罪惡後,以彩虹立約象徵與人類和解之保證。彩虹提醒我們與大自然的臍帶關係、與萬物同源共宗的神聖連繫。 透過閱讀,我們檢視現代社會如何因為過度追求消費享樂違背了守護大自然之承諾;透過閱讀,我們試圖找回我們內在的純真與精神美,回歸與自然和諧地相處。

like0

兩棵樹

一棵是分別善惡,追求理性、進步,代表歌德「浮士德精神」(譏諷意味)的知識之樹;

另一棵樹則象徵著靈魂內在與天地萬物之神聖聯繫,透過直觀及內省重新體會生命的本質。

《兩棵樹 Two Trees》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選擇你的生活方式

身為一般消費者,我們如何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來面對主流經濟思想製造的種種問題?

 

落實「慢食」精神,盡可能在傳統市場選購當季、在地、有機的食材。
40% (2 票)
勵行「慢衣」主義,購買有品味、好質料、重環保、講人性的品牌。修補質好耐穿的衣物,把它們視為終生的好朋友。
20% (1 票)
響應「低碳」生活,以步行、自行車、大眾運輸系統取代對燃油汽機車之依賴。
20% (1 票)
對餐桌上蔬果魚肉深具犧牲意義的神聖性,常存感恩之心。避免經常光顧「吃到飽」餐廳,以減少食材的浪費。
20% (1 票)
總票數:5

和敬清寂

十二世紀末禪宗臨濟宗傳入日本,到了鐮倉時期日僧道元又將曹洞宗帶回日本,禪宗於是在日本流傳開來。茶因具有提神之功效,便成為僧侶們坐禪時的良伴。茶道的開山之祖村田珠光就曾師從京都大德寺的一休宗純參禪,並把禪的思想融入茶事活動。珠光以後的歷代茶人,幾乎都參禪,努力將禪宗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茶道在日本乃成為一種哲學,甚至是一種宗教。

禪宗的訴求在於通過否定表象的自我,獲得一個無形無相的自我。也就是要讓人消除一切執著,保持一顆「平常心」。有著「平常心」便能應物而無累於物,有情而無累於情,做事而不滯於事,入世而不屬於世。

茶道作為禪宗的化身,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對彼此的精神、態度、禮儀、以及內心的真誠。「清、 寂」則是要求茶事之空間應保持清靜淡雅的環境與氣氛。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冬暖夏涼,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隨時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文本交會之處

1774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1872  尼采《悲劇的誕生》,
1912  托瑪斯曼《魂斷威尼斯》,
1954  川端《山之音》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閱讀, 電觸到來自深層潛意識之召喚, 將我們從現實的自我, 牽繫到靈魂的天河...

請各位分享並帶領我們
1.穿梭東西古今,在多年歲月洄湧下,與你生命交集的感觸與知見。
2.共讀你最深刻的文本篇章。由其延伸的其它作品,也成!

侘寂美

「侘寂」(わびさび),人間有味是清歡。
「侘」,意指困頓,但安於貧窮。字面上是「人」加上「宅」,人找到身心安頓的歸依。
「寂」,意指寂靜,孤獨,但精神上喜悅自足。

侘寂的生活美學,是放棄速度、效率;轉向緩慢、適合人的節奏與步履;
放棄過度依賴物質與科技;轉向手工、簡樸與自然。
放棄機器大量製造的一次性消費商品;轉向手作的、投注時間與心力的用品。
欣賞天然材質的陶器、木器、鐵器與布疋;遠離合成與塑膠的製品。
生活重心從不確定的未來目標,轉向真實的當下。
順勢簡約,在變化的世界中看見靜止,從而照見自己生命的核心。

普魯斯特說:「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探訪新世界,而在擁有新視野。」
我們眼睛所見,常囿於三度空間的實體, 看似不著痕跡的時間,其實常常給人驚喜。

物之哀

日本江戶時代國學者本居宣長在《紫文要領》中最早提出「物之哀」(物のあはれ)的觀念。「哀」並不是「哀傷」的意思,而是「人的各種情感」。 「哀」(あはれ)可能是來自於早期歌謠「阿波禮歌」(あはれ),其中「阿!(あ)」和「唉呦(はれ)」是由人對於外在變化所發出的嘆詞組成的詞彙。一種從內心直接發出,生命的聲音,就是「哀」。

日本文學傳統帶有濃厚的「物之哀」,不論是有生命、無生命的自然物種,或是人情百態,社會世像,都會隨時間而衰老、磨損、消逝。萬事萬物不停的老化與衰頹,所以樂是短暫的、哀是必然的。「物」是客觀存在,「哀」是主觀情感,我們可以賦予萬事萬物所無法表達的情感。當我愛憐那些被河水沖刷的石頭,我就和石頭有了關係,兩者「心物合一」。

物哀比悲哀恬淡,更接近一種“靜寂”、“閑寂”乃至“空寂”的心境。就像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孃》裡,高中學生「我」和14歲的巡迴藝妓薰子之間,在平淡中傳達純摯無染的真情至性。

人生無常‧四時行焉

我們在《山之音》看見兩個截然不同的面向。一邊描寫戰後日本人心及文化上的失落與創傷;信吾及其老友面對生命逐漸消逝中的感傷;婚姻及生活裡的人情世故與糾葛。另一邊則是描寫動、植物依循四季更迭規律生息。書中並透過一顆沉睡上千年,經剝殼後又重新發芽的蓮花種子,來強調大自然旺盛不息之生命力。連貫這兩個面向的則是信吾的七個夢。

大家從這些面向及信吾的夢看到什麼?

悲劇精神

資料來源: 陶國璋。哲學的追尋

尼采眾多作品中,1872年《悲劇的誕生》出版,其思想方向漸趨成熟,可以看作他的思想起點。表面上,書是探究希臘悲劇的歷史,實則他懷有更深遠的目的,他借助希臘悲劇的結構來對抗柏拉圖之理智精神,以反思現代西方文化的毛病根源。書中說到西方文化有兩種驅使力(drives),一為阿波羅精神 (Apollinian),一為戴奧尼索斯精神 (Dionysian)[1]。

狹隘的視覺意識形態

約翰‧伯格在「藝術創作」一文中,認為哈丁尼古拉 (Nicos Hadjinicolaou) 《藝術史與階級鬥爭》 (Art History and Class Struggle) 將繪畫視為某一階級的視覺意識形態之看法,是一種簡化的藝術史評論。因為藝術除了反映某個社會歷史發展期間的階級美學,還關係著藝術家與觀看者之間透過繪畫行為所產生的心靈互動。針對後者,伯格並引述了拉菲爾 (Max Raphael) 的《奮力了解藝術》 (The Struggle to Understand Art) 及《藝術經驗論》 (Towards an Empirical Theory of Art) 兩本著作。

你對伯格的論述有何看法?拉菲爾所說的"創造力的根源"到底是甚麼? 意識形態未能決定"流動的能量"又是甚麼意思?

兩棵樹

一棵是分別善惡,追求理性、進步,代表歌德「浮士德精神」(譏諷意味)的知識之樹;

另一棵樹則象徵著靈魂內在與天地萬物之神聖聯繫,透過直觀及內省重新體會生命的本質。

《兩棵樹 Two Trees》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和敬清寂

十二世紀末禪宗臨濟宗傳入日本,到了鐮倉時期日僧道元又將曹洞宗帶回日本,禪宗於是在日本流傳開來。茶因具有提神之功效,便成為僧侶們坐禪時的良伴。茶道的開山之祖村田珠光就曾師從京都大德寺的一休宗純參禪,並把禪的思想融入茶事活動。珠光以後的歷代茶人,幾乎都參禪,努力將禪宗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茶道在日本乃成為一種哲學,甚至是一種宗教。

禪宗的訴求在於通過否定表象的自我,獲得一個無形無相的自我。也就是要讓人消除一切執著,保持一顆「平常心」。有著「平常心」便能應物而無累於物,有情而無累於情,做事而不滯於事,入世而不屬於世。

茶道作為禪宗的化身,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對彼此的精神、態度、禮儀、以及內心的真誠。「清、 寂」則是要求茶事之空間應保持清靜淡雅的環境與氣氛。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冬暖夏涼,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隨時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侘寂美

「侘寂」(わびさび),人間有味是清歡。
「侘」,意指困頓,但安於貧窮。字面上是「人」加上「宅」,人找到身心安頓的歸依。
「寂」,意指寂靜,孤獨,但精神上喜悅自足。

侘寂的生活美學,是放棄速度、效率;轉向緩慢、適合人的節奏與步履;
放棄過度依賴物質與科技;轉向手工、簡樸與自然。
放棄機器大量製造的一次性消費商品;轉向手作的、投注時間與心力的用品。
欣賞天然材質的陶器、木器、鐵器與布疋;遠離合成與塑膠的製品。
生活重心從不確定的未來目標,轉向真實的當下。
順勢簡約,在變化的世界中看見靜止,從而照見自己生命的核心。

普魯斯特說:「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探訪新世界,而在擁有新視野。」
我們眼睛所見,常囿於三度空間的實體, 看似不著痕跡的時間,其實常常給人驚喜。

以永恆的觀點看待事物

《濃情四重奏》電影一開始,四重奏成員裡年紀最長的大提琴手彼得,就引述艾略特(TS  Eliot)詩作《四個四重奏 Four Quartets》首篇「焚毀的諾頓 Burnt Norton」的句子,來為本片主題定調:  

現在及過去的時間 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
兩者就未來的時間而言都發生在當下,Are both perhaps present in time future,
而未來的時間包也屬於過去的時間。And time future contained in time past.
如果所有的時間都永遠存在 If all time is eternally present
時間便都無法贖回。 All time is unredeemable.
或者該說終點總是較起點先行, Or say that the end precedes the beginning,
而終點及起點也早已存在 And 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 were always there

喚醒內在的力量

廣告業界的人都非常了解,想要人們購買他們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必須說服人們:這些東西會讓他們對自己,或是別人對他們的感覺更好,換句話說,就是為他們的自我感加分。比方說,廣告會告訴你:如果用了這個產品你就會出類拔萃,意指你會更能成為你自己。或是它們可能在你的腦海中製造一個印象:這個產品是和一位名人、一個年輕有魅力,或快樂無比的人有關連。即使垂垂老矣或是去世的名人在他們當紅時期的照片,都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這裡隱含的假設就是:買了這個產品之後,經由一些神奇的連結行為,你會變得像他們一樣,或是表面上的形象會看起來和他們一樣。所以很多情況下,你買的不是那個產品,而是買一個「身分認同的強化品」。名牌的標籤基本上是讓你買一個集體意識的身分認同。它們非常名貴,所以也非常「獨特」。如果每個人都買得起,它們就會失去心理上的價值,那麼剩下來的就只是物質的價值,那大概只有你付的價錢的零頭而已。

每個人會認同於什麼樣的事物因人而異,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收入、社會地位、時尚、周邊文化等等。你所認同的事物就是內容;而你無意識、強迫性地去認同,就是結構性的。這是小我心智運作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矛盾的是,使得所謂「消費社會」得以繼續存在的原因,就是我們試圖在事物當中尋找自己卻失敗的事實:小我的滿足是如此短暫,所以你必須不斷地追尋更多,買得更多,一直不停地消費。

「俠」的生命美學

倚天屠龍記有那些人物你覺得可以歸類為「俠」?

身為「俠」他們的{堅持}是甚麼?每個「俠」的生命是完整的嗎?

【聯合報╱蔣勳】 2007.07.27

中國文化如果缺乏「俠」的精神,會更沒有個人價值,會更缺乏孤獨自我完成的驕傲,也會更失去對抗權貴與統治者的自信……
俠──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非常獨特的一種生命形式。
在儒家建立的嚴密群體倫理社會結構中,俠──代表了一種孤獨、一種背叛、一種出走。
俠──不僅僅是武功技術的擁有者。
俠,在儒家文化的天羅地網裡,更大的價值是保有了最後一點個人浪漫的生命自由,保有了從人群走向江湖山水的純粹心靈嚮往,保有了以個人力量對抗世俗價值的傲氣。
中國文化如果缺乏「俠」的精神,會更沒有個人價值,會更缺乏孤獨自我完成的驕傲,也會更失去對抗權貴與統治者的自信。
俠──在墮落的儒學系統裡是最後的是非與正義的堅持。

幸福迷幻藥

  • 幸福是快樂的累積? 是邊沁(Bentham)的「最大幸福原理」:快樂減去痛苦的淨值? 如何量化?

  • 快樂 Happiness 字根 “hap” 的原意為「好運」或「機運」,意謂著快樂稍縱即逝。

  • 助人若以快樂為目的,生活若以追求快樂為導向,快樂反而不見得會降臨。快樂似乎更是一種稍縱即逝的意外副產品,亞里斯多德就認為快樂是扮隨完成某項完美(至善)活動而表現出來的東西。

  • 如果快樂無法強求,幸福又如何計量?或者真如其希臘原文“eudaimonia”意謂著「一種另人嚮往的狀態」?

  • 希臘智者梭倫回答呂底亞國王克洛伊索斯「誰是最幸福的人」之問題:命運會改變好運,人死後方可蓋棺論定是否幸福。

  • 台灣幸福指數超越日韓給我們的省思:兩岸三地的華人社會是媚俗與驚輸的社會?

經濟學的哲學觀

經濟學的起源

最早關於「進步」、「工作效率」、「城市與自然異化」的概念出現在四千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吉爾伽美什史詩 The Epic of Gilgamesh》的文字記載裡。烏魯克城的國王吉爾伽美什大興城牆企圖將城市與自然蠻荒分隔開來,由於他奴役工人以追求工作效率,神祉差遣野蠻人恩基度(Enkidu)與吉爾伽美什結為至友,兩人相互感化並共同創造了許多英雄事蹟。恩基度後來去世,但他們的情誼促使吉爾伽美什持續追尋生命的終極意義,且成為人民稱頌的統治者。史詩傳達了非常古老但歷久彌新的概念,包括勞力不是機器,不應被視如生產原料而僅在乎其工作的效率;人類在追求文明進步時仍應維繫與大自然的友好關係 。

最早的「景氣循環」觀念出現在希伯來舊約聖經「法老的夢」,法老夢見七條肥美的母牛與七條瘦弱的母牛,此夢被解釋成七個大豐年接隨著七個大荒年的預言。於是法老在豐年時課徵收成的五分之一,以備荒年之用。很簡單的邏輯,不是嗎?

相較於今天人工作是為了消費,在亞當與夏娃還沒偷吃分辨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前,希臘神話「潘朵拉的盒子」尚未被打開之前 (兩則同樣批判啟蒙與知識之惡的神話),勞動仍屬於人的天性,是為了提供人類快樂及滿足。

山之音---共讀分享

浩瀚星塵,微邈地球,四時流轉,萬物浮沉.

動植物俯仰天地,隨順生滅,此起彼落,傳衍接代.

 

秉異機轉靈動的人類,在文明下薰染 ,血淚中匍匐,

純真虛偽,理想現實,昇華沉淪,跳脫執迷,突破厭棄.

周而復始,成就歷史波瀾,絢爛篇章.

如何安心立命於有限無常的倏忽之旅,

 

信吾的思流如陽光投射於多角祾鏡,自我解讀著

周遭人事物.這面凹凸哈哈鏡中,窺見誰人無悲欣,

怎又是船過水無痕,一朝風月,萬古長空.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一片閑寂,透心澄澈,

石磊磊,山墺墺. 

                       ---日本俳句

 

山之音 提問之妙

山之音 提問之妙 記錄眾會員們提問之妙哉 保子姐姐 為什麼川端康成 不直接給保子姊姊取個名字 是否有更深一層的隱喻嗎 為什麼 作者要描述孫字輩的 里子 集所有的 醜 惡 負面於一身 討論 親疏遠近 的內涵 女兒房子吃味信吾爸爸疼媳婦菊子 勝過自己 對自己的親人忽視 對外人很客氣 日本民族性裏 客套 敬語 是一種 禮節 的尊 崇 也展現在人際互動上 紅樓夢中 黛玉吃醋寶玉對寶釵過度關心 寶玉對黛玉也是用 親疏遠近 此理為自己辯解 阿照野狗都會未生育下一代 本能尋得一處安全窩生產 對比 菊子的墮胎 人呀 之殘忍真是 人不如動物呀 川端康成是否在感嘆 人類的悲憫之心 可是 一代不如一代 生育自主權 是人類的進步還是退步 發人深省 有人提出 山之音 的深度文化其深層內涵研究 此書的隱喻象徵手法 可媲美 紅學 戰後傷痕療癒主題 男性比起女性 大部分更是走不出傷痛 探究其因 從里子 添置衣裳 是 西服 呢 還是和服 呢 可以 看出舊時代的傳統服飾 已由 新時代外來文化傳入的西服 所取代 川端康成是有感 國人忘本的哀傷 嗎 抑或 時代潮流 使然 已不可擋 藉由塑造 里子此角色 有憾 新生代 人性是愈來愈壞 缺少良善純真 淺解保子個性豁達直率 是一種智慧 嗎 她是家中穩定的基柱 默默提點 觀察 比較 信吾與保子 性格 她們 兩人都不是選擇最愛之人而結婚 也許是這樣 婚姻才走得長久 不會用猜忌

文本交會之處

1774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1872  尼采《悲劇的誕生》,
1912  托瑪斯曼《魂斷威尼斯》,
1954  川端《山之音》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閱讀, 電觸到來自深層潛意識之召喚, 將我們從現實的自我, 牽繫到靈魂的天河...

請各位分享並帶領我們
1.穿梭東西古今,在多年歲月洄湧下,與你生命交集的感觸與知見。
2.共讀你最深刻的文本篇章。由其延伸的其它作品,也成!

人生無常‧四時行焉

我們在《山之音》看見兩個截然不同的面向。一邊描寫戰後日本人心及文化上的失落與創傷;信吾及其老友面對生命逐漸消逝中的感傷;婚姻及生活裡的人情世故與糾葛。另一邊則是描寫動、植物依循四季更迭規律生息。書中並透過一顆沉睡上千年,經剝殼後又重新發芽的蓮花種子,來強調大自然旺盛不息之生命力。連貫這兩個面向的則是信吾的七個夢。

大家從這些面向及信吾的夢看到什麼?

狹隘的視覺意識形態

約翰‧伯格在「藝術創作」一文中,認為哈丁尼古拉 (Nicos Hadjinicolaou) 《藝術史與階級鬥爭》 (Art History and Class Struggle) 將繪畫視為某一階級的視覺意識形態之看法,是一種簡化的藝術史評論。因為藝術除了反映某個社會歷史發展期間的階級美學,還關係著藝術家與觀看者之間透過繪畫行為所產生的心靈互動。針對後者,伯格並引述了拉菲爾 (Max Raphael) 的《奮力了解藝術》 (The Struggle to Understand Art) 及《藝術經驗論》 (Towards an Empirical Theory of Art) 兩本著作。

你對伯格的論述有何看法?拉菲爾所說的"創造力的根源"到底是甚麼? 意識形態未能決定"流動的能量"又是甚麼意思?

印象畫派的功與過

在「莫內之眼」這篇評論中,對以莫內為首,講究彩度、明度和光影的印象畫派,你認為約翰‧伯格給予之評價是褒多一些,還是貶多一些?

探討莫內與塞尚兩人的分野點。堅持以印象繪畫特徵來作畫,與在繪畫裏開創新形態的時間與空間,你喜愛哪一種畫風?

針對莫內妻子遺容畫作,伯格反駁莫內與左拉兩人解說自己作品是科學的實證的,認為他們作品其藝術真實的力量是來自深沉且黑暗的無意識情感。你認為作品真正的本質是甚麼?

 

從精神之美到感官的美

《魂斷威尼斯》第三章初遇美少年達秋,阿森巴赫仍得以站在遠處默默欣賞達秋如雕像的美貌,好似藝術家欣賞藝術品一般,抱持著有距離的精神美感。進入到第四章,希臘神話裡的諸神登場,阿森巴赫對達秋也開始轉變為一種迷戀。除了意象豐富的神話人物,作者在第四章也引用了柏拉圖《費德若斯篇》中,蘇格拉底及費德若斯之對話,來闡述「美」的概念。

大家對於這些神話意象及哲學論述有何想法?

荒謬的際遇

《魂斷威尼斯》第三章阿森巴赫搭船前往威尼斯的途中,遭遇到幾個怪異的角色: 駝背的水手、輕佻的船長、頭戴假髮臉塗胭脂的老者、沉默兇惡的貢多拉船夫。

一連串如夢般的遭遇,你認為作者在此有無特別之用意?

理性與感性

《魂斷威尼斯》第二章描寫主角阿森巴赫的個性。強調雖然他年輕時熱情狂野、曾經藐視理智、懷疑知識,成名後的阿森巴赫是個自律甚嚴、崇尚道德、秉持著堅忍意志、工作得近乎崩潰的作家。

在接下來的文本中,托瑪斯曼用了許多二元對立的象徵,來探討《魂斷威尼斯》裡這個最重要的主題。例如代表理智的德國〈人〉,相較於以熱情著稱的義大利〈人〉;象徵科學、技術、知識與進步的阿波羅太陽神,相對於與象徵自然、原始、熱情與感性的酒神戴奧尼索斯。

威尼斯作為一個場景,呼應了阿森巴赫旅行慾望被喚起時產生的幻覺,這個城市本身也充滿了豐富的意象。

大家對於這些象徵有何看法?

旅行的渴望及旅行的積極意義

《魂斷威尼斯》第一章描述主角阿森巴赫外出散步,行經一座拜占庭教堂時,遇見一位長相奇特、貌似來自遠方的陌生人,立即讓他興起想拋下眼前規律的生活與繁重的工作、外出遠遊的慾望。當下他甚至在腦海中浮現出充滿著熱帶沼澤圖象的幻覺。

此處托瑪斯曼形容阿森巴赫突然渴望遠行的念頭,來自一種長久被壓抑,一旦發作便不可收拾的某種欲望。

教堂門前陌生人的出現,為何對阿森巴赫產生如此劇烈的心理衝擊? 突然渴望旅行的念頭在文本裡代表怎樣的積極意義?

我們必須改變

面對現代主流經濟思想所製造的諸多問題,《都是經濟學家惹的禍》提出了若干建議,例如:

許多政府必須削減它們的債務,提高企業、燃料、遺產及資本利得等稅負,並推動結構性經濟改革,而非一昧施行景氣刺激方案。

我們必須對地球的資源正確訂價。避免資源濫用的最好方法便是堅決課稅及法規控管。如此不但能遏止浪費,也能提供創新誘因。此外,阻止製造汙染、過度漁獵及其他形式破壞環境的活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嚴厲且適當的懲罰。政府不能為了維持經濟成長而縱容企業製造汙染、破壞生態。

企業獲利必須公平合理。做為投資者我們除了在乎企業的利潤,也應重視企業是否善盡社會責任。

政府不能完全放任市場自由。市場的運作應在一個規範架構下,合乎開放與公平之原則。做為市場看護者,各國政府可參照德國在過去三十年間採用的「秩序政策 Ordunungspolitik」,亦即一種維持市場機制,但又適當管制市場的政策。

我們的破壞力量

《都是經濟學家惹的禍》提出許多奉行現代主流經濟思想所造成的惡果:

盲目追求經濟成長,成長已不再是為了促進社會的均富,成長只是為了更多的成長。

為了持續的成長,企業想盡辦法降低成本:關閉原產地的工廠,瓦解該地的社區;將工廠遷移至工資低廉的國家,雖然提供了工作機會,同時也盡力壓縮工資、延長工時及剝削工作環境,並肆意砍伐樹木、排放工廠廢汙、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為了持續的成長,經濟也必須過度依賴消費。即使是不必要的消費,即使市場裡已有太多的選擇。餐廳推出更大份量的餐點,企業不斷推出更新穎但使用壽命短暫的產品,商品講究無謂的包裝,以吸引更多的消費。媒體與廣告不斷挑動人們的虛榮及慾望;政府與學者也告訴我們消費永遠是對的,因為國家需要更多的經濟成長,即使過度無謂的消費習慣與我們傳統的文化價值背道而馳;於是民眾相信你我的慾望是一種美德,生活與工作則淪為是為了滿足這些消費慾望。

物之哀

日本江戶時代國學者本居宣長在《紫文要領》中最早提出「物之哀」(物のあはれ)的觀念。「哀」並不是「哀傷」的意思,而是「人的各種情感」。 「哀」(あはれ)可能是來自於早期歌謠「阿波禮歌」(あはれ),其中「阿!(あ)」和「唉呦(はれ)」是由人對於外在變化所發出的嘆詞組成的詞彙。一種從內心直接發出,生命的聲音,就是「哀」。

日本文學傳統帶有濃厚的「物之哀」,不論是有生命、無生命的自然物種,或是人情百態,社會世像,都會隨時間而衰老、磨損、消逝。萬事萬物不停的老化與衰頹,所以樂是短暫的、哀是必然的。「物」是客觀存在,「哀」是主觀情感,我們可以賦予萬事萬物所無法表達的情感。當我愛憐那些被河水沖刷的石頭,我就和石頭有了關係,兩者「心物合一」。

物哀比悲哀恬淡,更接近一種“靜寂”、“閑寂”乃至“空寂”的心境。就像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孃》裡,高中學生「我」和14歲的巡迴藝妓薰子之間,在平淡中傳達純摯無染的真情至性。

悲劇精神

資料來源: 陶國璋。哲學的追尋

尼采眾多作品中,1872年《悲劇的誕生》出版,其思想方向漸趨成熟,可以看作他的思想起點。表面上,書是探究希臘悲劇的歷史,實則他懷有更深遠的目的,他借助希臘悲劇的結構來對抗柏拉圖之理智精神,以反思現代西方文化的毛病根源。書中說到西方文化有兩種驅使力(drives),一為阿波羅精神 (Apollinian),一為戴奧尼索斯精神 (Dionysian)[1]。

選擇你的生活方式

身為一般消費者,我們如何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來面對主流經濟思想製造的種種問題?

 

落實「慢食」精神,盡可能在傳統市場選購當季、在地、有機的食材。
40% (2 票)
勵行「慢衣」主義,購買有品味、好質料、重環保、講人性的品牌。修補質好耐穿的衣物,把它們視為終生的好朋友。
20% (1 票)
響應「低碳」生活,以步行、自行車、大眾運輸系統取代對燃油汽機車之依賴。
20% (1 票)
對餐桌上蔬果魚肉深具犧牲意義的神聖性,常存感恩之心。避免經常光顧「吃到飽」餐廳,以減少食材的浪費。
20% (1 票)
總票數:5
週五, 2/21/2014 - 12:44下午
Daniel Chu's 的頭像
Daniel Chu針對文本交會之處回答復歸的主題彩虹讀書會
四, 2/20/2014 - 12:12下午
Daniel Chu's 的頭像
Daniel Chu針對文本交會之處回答純真與世故的結合彩虹讀書會
四, 2/20/2014 - 10:05上午
週一, 2/17/2014 - 5:57下午

召集人

夥伴